9月25日,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常德启幕,平行会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生物制造创新会议于9月25日至9月26日举行。会议旨在分享产学研最新科技成果,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发展。
会议重点推介了津市市生物制造产业。津市基地是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三大基地之一,津市市此次成为会议承办方,尽显东道主实力。多年来,津市市坚持把生物制造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推进,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与35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1个,转化优质项目28个;构建了“研究院—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加速工厂—产业园区”生物制造全链条孵化体系,形成了“飞地研发+津市制造”的模式;搭建了总规模200亿元的16只产业基金,投资103个项目,集聚生物制造产业骨干企业27家,可生产高端产品200多种。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带着满满的“干货”齐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探讨产业前沿,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东远分享了秸秆生物转化粮食替代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方面的研究成果。其课题组开发仿生白蚁预处理工艺及双菌种酶系,实现秸秆向玉米替代产品转化,该技术能开发新型食品成分,且比传统提取更可持续、成本更低、产品品质更稳定。
“AI技术的赋能正成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邢新会分享了AI赋能医药健康产品的功能发现与生物制造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场汇聚智慧、碰撞思想的盛会,不仅展示了生物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搭建了产学研融合的桥梁。相关演讲结束后,专家与意向企业代表前往常德生物产业信息驿站参与圆桌会议,针对技术瓶颈、合作模式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招商洽谈活动,津市市各招商小组与意向企业代表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方向。洽谈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津市生物制造产业基础扎实、创新氛围浓厚、发展势头强劲,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等方面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津市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